=====以下絕對會(微)爆雷=====
電影中的爸爸一本正經到警局報案,堅持自己在家遭到一夥人打劫,並被偷走了一個名為拉希米的垃圾桶。表面上是一個在找垃圾桶的黑色喜劇,實際上卻講述著爸爸替女兒找出性侵兇手,伸張正義的故事。
原本以為只是為了諷刺警察的貪腐,才用「拉希米被偷了」報案。但隨著故事推進,發現爸爸堅持只說拉希米不見,隻字未提女兒是受害者,是為了讓女兒避免與「性侵」再次掛勾,包含不讓女兒被他人指指點點,或是不讓女兒需要經歷反覆描述傷痛的二次創傷。
上述這些爸爸極力避免的事情,都是性創傷倖存者容易經歷的傷痛,像是為了報案揪出兇手,受害者要反覆描述創傷事件,並且這過程還需要承受他人的眼光或檢討。做為一個受害人,這樣的壓力如同傷口上灑鹽一樣很難承受,並且性侵本身就容易讓人出現創傷反應。
性侵害的創傷分為兩類:性侵害創傷症(Rape Trauma Syndrome, RTS)
遭性侵害後特有的一般創傷,包含害怕司法、罪惡感和自責、害怕安全、憂鬱症狀、擔心健康、不信任感。性侵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)
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殊形態,容易出現情緒侵入以及麻木遺忘的反應。
出現上述症狀,不是你很脆弱,而是目前的自己受到創傷事件顯著的影響,需要一個安全安心的環境,讓自己療癒心中的傷痛。
回到電影情節中,受害的女孩在安心的環境療傷,並且也因著成長經驗中了解自己值得被愛,不因這次的打擊就失去被愛的價值。最後女孩直面了兇手並說出了:「我不會崩潰的,我會忘了這件事,如果你也有個女兒,回頭問問她,每天會遇到幾條像你一樣骯髒的狗…記住,不是你對我慈悲,是我對你慈悲,饒你一命」。
女孩的這番話,顯示女孩消化了心中的傷,恢復了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感,也能夠將心中的負面情緒宣洩表達並面對加害人。
現實世界中,也許創傷的復原沒電影那麼快速,會經歷許多的「為什麼?」,或是希望可以得到道歉解釋,希望一切都可以合理地讓自己比較接受不幸的發生。然而,比起找到答案,有時候更多的是我們心中的不甘與無法接受,認為很多事情無法控制。
這時候,可以怎麼找回自己的掌控感?不去責備檢討受到侵犯的自己。
️不勉強講述痛苦的經歷,但可以在安全的環境,與讓自己安心的人宣洩情緒,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感。
維持日常的生活活動,包含飲食、睡眠或人際互動,若是創傷持續影響自己的狀態,請尋求身心科或心理諮商協助。
️理解可能找不到滿意的答案,但可以選擇掌握療癒自己的權利。
面對性創傷,每個人療癒並找回掌控感的時間不一樣,沒有絕對的SOP去走過傷痛,各有自己的步調。我們可以做的是溫柔的給自己時間去療癒傷痛。希望如同電影結局一樣,拉希米和女孩的自尊,並沒有真的被偷走。
參考資料:
衛生福利部性侵害創傷復原陪伴懶人包https://www.mohw.gov.tw/dl-71941-d4cfad5b-d100-4649-9cc3-a9db357fb144.html
洪素珍、王玥好(2004)。童年期性創傷婦女處理原諒議題之歷程。台灣性學學刊,10(1),35-51。https://doi.org/10.6784/FJS.200403.0035
海苔熊(2018)。17 張圖理解性侵倖存者:原諒、放下、痊癒,由你來決定。取自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16251#5a05dc
豁然心理治療所
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421號8樓之3捷運永春站
0937-958918